几年来,克东法院执行局在“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思想指导下,努力创新执行机制,在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加大执行和解力度上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执行效果和社会效果。三年来,执行案件和解242件,占已结执行案件的26.8%。
一、创新执行理念,力倡“和解优先”。一是树立执行和解的司法意识。在思想上加强对执行干警树立维护社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能自觉形成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意识。通过发挥执行能动性,促进当事人间达成和解协议。执行干警在执行过程中克服就案办案的旧习惯,注重执行的执行效果与政治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教育干警不断地创新执行方法,更新执行理念,要求干警把促进执行和解作为执行结案方式的首选,把严格依法执行好每一起案件,作为教育群众,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实践。二是提高执行干警的业务能力 。我们把提高执行法官的法律明释明的能力、化解当事人消极情绪的能力、财产调查控制的能力、把握执行时机的能力作为提高执行干警业务能力的重点,加强对应用法学、语言学等方面的学习,达到提高执行案件质量与效率的目标。在执行张某等60名职工申请某石油公司劳动仲裁纠纷一案中,由于被执行人未按法律文书履行义务。60名职工集体多次倒省、市上访。给社会带来了极不稳定因素,并称如果法院不给执行将集体进京上访。针对这种情况,法院成立了由主管执行工作的副院长参加的专案组。对60名职工做了大量思想工作,释明法律规定。先后多次前往省里被执行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处理,最后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履行完毕,该案得以圆满解决。三是提倡和解措施的综合运用。执行实践中,我们遵循强制优先,执调并用的原则。查明被执行人具有执行能力时,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控制财产,掌握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促使案件以和解的方式解决。我们通过重点实施悬赏举报、委托调查、公示执行、审计执行、曝光执行等方法,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商业诚信和资金使用进行调查、公示、审计,对提供线索的人员进行奖励,对拒不的执行生效判决的被执行人依法严惩。在执行建筑工程公司拆迁补偿纠纷一案时,由于该项案从拆迁到法院下达生效裁判文书期间,双方争执较大,矛盾较为突出。申请执行人多次上访。执行中,执行员多次被执行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工作,被执行人企业如实申报了财产,主动提供了预售的商品房供法院执行,双方达成了以商品房抵债的执行和解协议。
二、发挥机制作用,促进执行和解。我们在执行过程中,注重发挥各项执行机制的作用和优势,坚持教育疏导相结合,促进执行和解。一是发挥联运机制优势。根据《市政法委关于建立支持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联席制度的通知》要求,县委政法委建立了支持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对重大疑难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执行案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协调研究具体执行实施方案。对被执行人不履行生效裁判文书确定义务,隐藏、转移财产,逃避执行或抗拒执行的,根据被执行人所负债务性质,按照债务金额,履行能力,履行态度,由相应的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协调决定,启动联动机制,按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要求,成员单位及时配合执行。通过对有履行的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构成犯罪的,通过公安部门在网上通缉等措施,发挥联动机制作用,执结了大部分重大疑难案件。二是发挥教育疏导优势。为了实现执行和解目标,我们区分不同案件,不同情况,注重教育疏导工作效果。在实践中,通过以案说法,强化引导,给当事人列举发生在身边的一些较为熟悉的案例,引导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通过促膝谈心,感动促和,拉进与当事人的距离,消除思想隔阂,使当事人接受处理意见;通过换位思考,赢得互谅;引导被执行人从申请人的角度,考虑申请执行人的心情,引导申请执行人从被执行人角度,考虑申请执行人的心情,引导申请执行从被执行人角度,体谅被执行人的难处和处境,达到和谐处理纠纷的目的。三是发挥协调解决优势。化解矛盾,平息纷争,需要发挥各种有利因素的作用。
三、完善执行措施,提高执行和解率。执行案件能否及时有效得到执结,与财产保全、执行法律宣传、公开执行有直接关系。为了推进执行和解工作的有效开展,我们主要细化了三个方面的工作环节。一是落实财产保全措施。加大诉前和诉讼中财产保全措施的力度。要求案件审理时,承办人要向当事人释明对被告财产保全的申请权利。使审判程序着重于审,立足于执。切实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完善诉讼保全制度。二是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明确地告知被执行人不履法定义务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继续贯彻清理执行积案期间的宣传机制,教育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在执行中,实施执行风险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后果的公开告知制度。提示申请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及线索,强制被执行人进行了财产报告。全力推行“阳光执行”和风险提示。把执行的全部程序公开,方便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完善听证审查机制。在增加执行工作的透明度,提高执行的公信度上,我院按照《执行案件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对当事人争议大和案外人的异议进行公开听证。组织有关当事人公开举证、质证和进行辩论,使异议审查过程更加规范、公正、透明,异议裁决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可信,为促进执行和解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我院受理被执行人为7名农民的侵权执行案,7名被执行人拒不履行义务还向法院提出异议。我们组织了听证,并邀请乡、村两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听证会。在确认被执行人异议无理后,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某被执行人,我院当即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其余被执行人都自动履行了义务。三年来,我们共举行了17次执行听证,促进12起案件的及时执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