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克东法院转变依法服务大局的作风,围绕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努力找准服务经济建设大局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制定出台了《克东县人民法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十条措施》,得到县委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认可,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主动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法律保障。
一、围绕“五大产业”,依法开展审判工作。对乳、豆、水、家具、建材五大产业诉讼案件做到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以公正、效率、效果的有机统一,服务产业建设发展。二、围绕“四项改革”,依法引领现代农业。以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职业教育改革为重点,审慎审理好合作社涉诉案件、“四权”抵押贷款案件的审理,发挥司法审判结果对社会行为引导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三、围绕“发展定位”,依法加强司法保障。组织法官走进企业,让法官做好涉诉案件审理的工业知识储备,对规模企业涉诉案件,纳入重大事项向县委、人大报告制度管理。 四、围绕“城市定位”,依法延伸司法服务。依法打击盗伐林木、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妥善审理环境污染、相邻关系类案件,保护“特色水乳产业基地、人文生态宜居之城”。五、围绕“城市建设”,依法转变监督方式。根据县委确定的“老城改造加快、新城开发放缓”的城市建设原则,总结征迁行政案件发生原因,加强与城建执法部门沟通,由事中事后的审判监督向事前建议规范行政行为转变,服务依法行政。六、围绕“民俗文化”,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对涉及满绣工艺、苏达水品牌、绿色农产品、克东名企的商标侵权等知识产权案件,积极与有管辖权的法院沟通协调,提供保障。七、围绕“民生建设”,依法保障社会和谐。妥善审理好赡养、抚养、医疗纠纷案件,及时审理农民工讨薪案件,努力实现民生权益的最大化,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八、围绕“诉访分离”,依法解决信访问题。积极引导涉访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合理诉求,加强与县政府协调沟通配合,化解事关经济社会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九、围绕“和谐建设”,依法发挥调解机制。对人民调解协议需要确认的案件,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途径。十、围绕“法治建设”,营造法治经济环境。落实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加强与公安、检察机关配合,严厉打击涉及项目企业、民生领域、发展稳定的犯罪行为。
十条措施实施两个月以来,成功审结执行了三百名农民工讨薪案件,5天内审执,执行农民工工资680多万元;成功化解3起涉及城市建设拆迁的信访案件;及时审结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案件43件,标的额1000多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县域法治环境、经济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