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乾丰人民法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法庭工作实际,对内优化职能,对外延伸服务,以能动司法提升诉讼服务温度,有效激发社会各界主体的参与能动性,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全年共办结民事案件230件,综合结案率99.57%,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以基层治理为着力点,连接司法为民“同心桥”


落实非诉解纷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长量,在诉讼服务、法治宣传上提供非诉讼纠纷化解前置引导,弘扬非诉解决纠纷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需求和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积极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推动将“万人起诉率”“无讼村屯”创建活动纳入综治考评,大力培育无讼环境。打通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加大巡回审判力度,把庭审带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地开展好巡回审判工作,实现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引导乡村风气向上向善。注重民生福祉,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活动16次,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30余次。
二、以多元解纷为突破点,下好定纷止争“一盘棋”




主动融入当地乡镇党委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以乡村振兴工作为抓手,妥善化解涉农产业、土地纠纷等案件,定期对辖区内存在的各类矛盾纠纷问题进行汇总,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法治化水平。在辖区内12个村民委员会设立法官工作室,深入一线服务群众,将专业司法服务送到人民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不间断,调解不用跑。对接基层解纷力量,加强与党委政府、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的联动配合,创新“四所一庭一中心”联动机制,打好解决纠纷的“组合拳”,充分发挥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
三、以能动司法为关键点,画好诉源治理“工笔画”


坚持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聚焦矛盾源头,将“治已病”转化为“治未病”,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基层治理,重点关注土地侵权纠纷、涉“三资清理”纠纷等法律问题,及时研讨,统一裁判尺度。创新调解形式,加快信息化建设,在立足审判职能的基础上,在有效应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下追求人民法庭现代化建设。创建“互联网+”的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全面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送达、远程开庭等功能,将传统的线下办案与线上办案相结合,提升法庭处理案件的速度和效率,推动公平与效率双重提升。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新的一年,乾丰人民法庭将继续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持续优化司法便民利民举措,以高质量司法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鹤城镌刻出不负人民的法治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