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道德是法官履行审判权过程中的表现,是自身应当遵守的并被同行人员所公认的各种行为规则的总称。长期以来,人民法院有些法官及一些领导,由于自身思想素质所决定,在日常的审判工作中作风不好,形象欠佳。在物质和利益的诱惑下,以自己的职务便利偏袒和照顾一方当事人,甚至枉法裁判,常办错案。其结果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给上级人民法院制造麻烦,同时也损坏了人民法官的形象,败坏了人民法院的声誉。
为培养和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廉洁自律,秉公办案。这就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必须重视法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坚持不懈地对法官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和 矫正。为此,笔者谈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法院干部队伍建设,严把进人关,公正、合理的提拔使用干部
为加强法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增强法官队伍的专业素质,必须提高法官队伍的准入门槛。对此已经引起各级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人民法院扩编或补充人员,大多都是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司法考试,在大学法律教育毕业生中择优录取。保证了进入法律职业的人才符合该职业的基本要求,使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因新招录的人员基本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其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少,在办理具体案件时,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从而影响案件结果,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提高司法能力基础上,在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上下功夫,实现由理论型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型转变,由知识型向知识与能力结合型转变。要倡导法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培训方式,从根本上提高法院队伍的素质。
但是有些时候组织部门还是会将某些没有受过法律专业教育,不具备法律专业技能,更没有判决实践经验的行政部门领导调入法院担任主要领导职务,让外行来领导内行。这就有些欠妥,这样会使一些在法院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的庭长、院长心里感到很不平衡,甚至产生压抑情绪,不仅全体干警不服气,调入法院的领导干部自己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不便开展工作。
加强法院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重心,除了要选好人,还要用好人。应本着“德、能、勤、绩、廉、品”等标准综合考虑选拔人材,我们有些法院做的还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存有不够公正,不尽合理的现象。建立、健全合理的法官提职晋级制度,公平、公正的对待法官,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民法院的法官具备并符合什么条件才有资格提职晋级,怎样才能保证其能够及时提职晋级,对此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形成一种制度,正确处理法官的提职晋级问题,公正、合理的提拔使用干部,也是各级人民法院主管院长应重点把握的工作重心,具体怎么办只能由他们的正义情感和社会良知来调整。今后对法官如何提职晋级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办法,形成一种制度确定下来。避免在对法官提职晋级问题上所形成的偏颇,努力营造一个民主的、团结的、公正的职场氛围,使广大法官在这个环境中能够心情舒畅、爱岗敬业、扎实工作。
二、抵制“人情风”,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出表率
当今的社会时尚重关系、讲感情,不论办什么事情都想找人做工作,采取请客、送礼、拉关系等手段,以期得到照顾并获取某种利益。反映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中也是如此,案子一进门双方都托人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有些法官抵制不住“人情风”的冲击,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丧失立场,违背原则滥用职权,明显偏袒一方当事人办错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抵制“人情风”,不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不但主审法官应当努力做到,领导班子成员更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俗话说“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在以往的审判实践中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案件的当事人为达到自身的某种目的,多数是通过法院内部找人,或是同行法官出面说情,或是通过领导班子成员出面做工作,往往比通过其它关系有力度。
领导班子成员是法官队伍的排头兵,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作为领导和带头人,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要求干警们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为了使案件处理的公平、公正要严格依法办事,人民法院的领导班子成员要做到不在背后过问案件的审理情况,不打招呼,不定调子,不为某一具体案件的当事人开脱或谋取利益。如果领导班子成员与案件的主审法官打招呼,为当事人说情的话,会使案件主审人很为难,照顾有悖于法律规定,不照顾又好像不给面子,权衡再三还是违心地对案件的处理做出了倾斜,结果导致一方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提起上诉,被上级法院作出改判或发回重审,从而损害了人民法官的形象,也影响了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三、法官应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当前,法官队伍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少数法官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法官队伍廉政建设,既要靠法律和制度去规范,又要靠思想道德去约束。建国初期由于我们国家贫穷落后,与其它行业的职工、干部相比法官的工资也很低。可是那时我党主张以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道德理想武装人的头脑,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倡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的牺牲精神,提倡法官的刚正廉明,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那时期的法官队伍不论领导还是一般干部,普遍比较廉洁,能够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秉公办案很少办错案,很少有违法、违纪的行为发生。事实证明,只要法官加强自我约束,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低薪的法官也可以是廉政的。
法官能够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不为物质利益所诱惑,保持廉洁公正执法很不容易。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的包拯不徇私情,铡了自己的侄子;海瑞廉洁自律拒收礼物,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一次海瑞到乡下去办案,老百姓送给他当地的土特产,被海瑞婉言谢绝,后来海瑞还写了一首诗劝勉自己:“布帛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里话短长”。如今老百姓给法官送点农副产品是件很平常的事,很少有人拒绝,相比之下海瑞的道德情操是多么高尚,海瑞廉洁自律严格约束自己的高贵品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加强审判监督工作,严格规范法官的执法行为
审判权如果失去监督和制约就会出现滥用甚至产生腐败,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加强人大和法院内部监督机制,不仅有利于法院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补正瑕疵,更有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审判工作,进一步推进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树立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因此加强审判监督工作,严格规范法官的执法行为,是我们保证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必要手段。
要高度重视外部监督,进一步完善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检查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机制,实现接受监督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机制,反馈意见督办落实机制,社会关注案件处理机制,错案问责机制,对一些社会反响大、有影响的案件,信访案件,要坚持做到受理快、查处快。规范办案程序、注意办案效果,保持良性互动,赢得人民群众满意。
要切实加强内部监督,充分发挥好审判委员会、院长、庭长、审判管理和监督部门对审判工作的监督作用,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完善错案问责、考评、纠错机制,推行以制度管人、管案。如发现案件中确有瑕疵或错误的,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更正或再审;对被确认错案的或有更大瑕疵的案件,对主审法官及其他相关审判人员,按责任的大小,视情节轻重承担责任;对徇私情枉法裁判的审判人员,要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审判人员违法审判责任追究办法》、《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确保队伍素质、审判质量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